【11-27】《自然通讯》在线发表我院血液内科李晓研究组新成果
日期:2015/11/27 0:00:00 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1月26 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影响因子11.47)在线发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李晓教授课题组题为 “Whole-exome and targeted sequencing identify ROBO1 and ROBO2 mutations as progression-related drivers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ROBO1和ROBO2基因在MDS疾病中的肿瘤生物学定义,证实了ROBO1突变可作为疾病进展的监测指标。相关实验研究主要由该科许峰博士、吴凌云博士和常春康博士共同完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是一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起源于恶性造血干/祖细胞、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典型特征为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且具有很高的白血病转化风险。MDS疾病进展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重大威胁,如何精准的评估MDS患者的疾病进展是一个研究难题。李晓研究组采用高通量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三例MDS患者疾病进展前后的样本进行深度测序,发现两例患者进展前后出现了ROBO1和ROBO2的获得性突变。进一步的靶向测序显示在另外13对MDS进展前后样品发现4对存在ROBO1或ROBO2突变。此外,在扩大的193例MDS病人中发现10.4%的患者存在ROBO1或ROBO2突变。ROBO1突变的患者呈现明显缩短的生存时间及增加的白血病转化风险。体外的细胞系实验也揭示了ROBO1和ROBO2是一个抑癌基因,ROBO1或ROBO2突变导致的ROBO/SLIT2信号失活可能推动疾病进展。该研究首次鉴定了ROBO1/2突变作为了MDS疾病进展的驱动突变,丰富了MDS的突变谱,为研究MDS的疾病进展机制及拓展相应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同时,还得到了上海天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支持。课题组负责人
原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5/151126/ncomms9806/pdf/ncomms980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