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建立长效机制 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常态化

日期:2008/11/10 0:00:00  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为更好地迎接今年医院管理年的检查,我院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内涵的提升。医务处也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常态长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医务处协助全院各科建立科室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基础文件并协助各科制定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全院各科已制定基础文件每个科室5个,制度每个科室16个,诊疗常 规230个,临床路径116个。这些资料印刷成书,并下发到每个科室的行政正副主任以及每位带组组长的手中,以此推动科室建设,将制度和常规落实到平时的医疗工作中。

    其次,对病史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管理不再仅仅关注形式,而是更加注重对内涵质量的把握。医务处组建了由各科负责医疗质量的行政副主任组成的病史质量检查专家组,分五组开展全院运行病史及终末病史内涵质量的自查和互查工作。通过检查,各科专家学到了他科的管理长处,看清了本科室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更有利于平时工作的持续推进。

    再次,“三基三严”培训从突击考核转为长期规范性工作。要求科室进行日常学习培训,每季度考核一次;医院每季度集中学习培训,每半

半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全部记入各级医师记分册,年终总成绩进入个人考核评估体系的工作机制。今年上半年,我院三基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2.9分,与2007年持平;今年下半年的三基技能考试已于10月份结束,平均分为95.1分,较2007年提高1.1分。考试优秀者进入个人考核库。

    另外,药品使用管理从临时性措施转为科学、合理和有效的管理模式。我院建立了计算机化药品管理平台,设置计算机药品使用管理软件,实现了“药品使用单科或多科限制”、“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的选择”等多种功能。同时,对每月的药品使用情况都有监控机制并采取了干预措施。

    最后,将医师资质管理从临时清理整顿转变为经常化基础性工作。建立归口管理的工作体制;制定各类人员资质审定、使用等若干规定;建立门急诊人员、值班人员、会诊人员、手术操作人员按资质使用日常监管方法。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所在,只有常态长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特约记者:张屹)

上一篇: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一行到临港新城医院现场调研

下一篇:

临港动态:建设情况报告会如期举行上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