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12-29】【门急诊部】新急诊搬迁完成 运行顺利

日期:2012/12/29 0:00:00  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2012年12月28日,经过紧张、有序的搬迁,医院急诊搬入了面积15000多平方米的宽敞的新急诊楼。

    院领导非常重视本次搬迁工作,多次召开协调会,确定具体搬迁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搬迁计划。为了使搬迁工作顺利,医院成立了搬迁工作小组,由陶敏芳副院长任组长,陈梅、许燕玲、宓轶群、封启明、柴益民为副组长。门急诊部、急诊医学科、创伤中心、儿科、护理部、后勤管理处、医学工程部、计算机中心、财务处、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保卫科等职能处室和临床医技科室全都大力支持和配合,相关临床医技科室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在保证正常医疗秩序的情况下,分派专人参与搬家。很多科室工作人员均利用工作之余时间提前一两天进行整理、打包,并将部分不影响正常接诊的物品先搬运到新急诊安放。

    为了保障新急诊大楼启用后运行顺畅,医院组织了两次一定规模的负荷演练试运行及一次单纯进行计算机信息走流程的模拟运行。试运行由本院职工、临床医学院学生等组成了“患者”,模拟各科就医流程。医院领导班子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开会,汇总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最大限度的完善新急诊就医流程,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新急诊楼的准时开张。

    当日上午8点,搬迁工作正式开始。为了确保转运安全,每一位从老急诊观察室、EICU转移的病人都至少配有1名医生、1名护士及1名负责运输的工勤人员。根据病人的病情,还会增加陪同的医护人员。为了不影响已就诊病人的治疗和新到病人的就诊,搬迁过程中急诊采用了新老急诊两边同时运作的方式。8点以后新来的患者会安排到新址就诊,老急诊的病人由前晚夜班医护人员负责处理,并妥善安排。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搬迁任务。

    新急诊大楼是在本院老门诊大楼的旧址上进行改造建设的。据悉,改建后的新急诊面积比老急诊扩大了近1万平方米,目前整个急诊共有床位353张,其中抢救室床位为8张,内科观察室床位(含第二补液室)增加到66张,外科观察室66张,EICU与综合观察室合计60张。此外,日间病房有39张床位,创伤中心病房有27张床位,儿科观察室46张床位。此外,补液(注射)室输液座位增加到了近200张。新急诊大楼的规划布局、就诊流程更加规范合理,据了解目前每天的急诊量近1000人次,搬迁后估计还会更大。

(张杰/摄 孙烽 杨轶斌/文)

上一篇:

我院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

下一篇:

【12-21】生殖医学中心举行医疗咨询活动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