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NSFC-NHMRC中澳合作项目学术研讨会及糖尿病与心血管并发症临床进展和研究方法高级课程班成功举办

日期:2016/8/26 0:00:00  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我院内分泌代谢科贾伟平教授与悉尼大学临床研究中心Anthony Keech教授联合申报并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澳大利亚国立健康与医学研究理事会(NHMRC)2型糖尿病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该项目旨在改善和提高对2型糖尿病的预测和治疗,包括本项目在内共7个项目得到资助。本次由贾伟平教授与Anthony Keech教授牵头的项目将以上海糖尿病研究(SHDS)、香港心血管风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CRISPS)和澳大利亚非诺贝特干预降低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研究(FIELD)组成的大样本人群为研究对象,在中国与澳大利亚人群中进行合作探索、相互验证和综合分析,基于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和统计分析,研究生物标志物对2型糖尿病的风险预测及转归和疗效评价的作用。

  2016年8月18-19日在我院举行了NSFC-NHMRC中澳合作项目学术研讨会及糖尿病与心血管并发症临床进展和研究方法高级课程班。本次会议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悉尼大学NHMRC临床试验中心共同举办,澳洲心脏病学和流行病教授、NHMRC临床试验中心副所长Anthony Keech教授及其团队来华交流访问。

  8月18日,中澳双方举行圆桌讨论会,共同商讨双方即将开展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实施细节。中方负责人贾伟平教授和澳方负责人Keech教授首先介绍了双方课题组成员及项目的总体情况,随后会议分别介绍了上海糖尿病研究(SHDS)、香港CRISPS研究和澳大利亚FIELD研究队列及样本库情况,包括样本量、样本种类、样本储存条件、随访情况等,以及各研究已完成的标志物检测情况。随后,澳方人员实地参观了我院代谢性疾病生物样本库,了解样本储存设备及样本安全管理系统。在下午的会议上,包玉倩教授、Keech教授以及香港大学Hannah Hui博士分别介绍了上海、澳大利亚和香港的SHDS、FIELD及CRISPS研究中多种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及成果,以及各项标志物检测的标准化流程。随后Jenkins教授和Hardikar教授分别阐述了FIELD研究中microRNA和端粒的相关研究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样本采集和实验操作的具体方法,胡承研究员就未来合作与澳方交换了意见。澳洲生物统计学专家Gebski教授发言介绍多中心数据的汇总与统计分析,并着重介绍了样本量计算方法。在全体讨论环节中,中澳双方达成以下共识:一、2017年贾伟平教授将带领中方团队访问悉尼大学,讨论合作进展,同时举办高级教程班,介绍国际多中心生物标志物研究的工作经验;二、合作期间中澳双方将进行学生和青年研究者联合培养,互相学习生物检测与统计分析等领域的方法与经验;三、详细规划了中澳双方在未来五年内合作的具体研究内容与方向。

  8月19日,我院专家与澳方专家共同举办了“糖尿病与心血管并发症临床进展和研究方法高级课程班”。课程班主要包括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法与解读和糖尿病研究实例解析两大方面,各专家系统介绍了糖尿病与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并对此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解析。我院及兄弟医院的临床医生及医学生共100余人参加了本课程班。上午贾伟平教授以《大型糖尿病队列研究中的上海经验》为题发言,介绍SHDS中的工作经验;Anthony Keech教授随后以《A large diabetes RCT – the FIELD trial》为题,介绍了FIELD研究中的相关成果及研究思路。悉尼大学首席生物统计专家Gebski教授、内分泌代谢专家Jenkins教授、Hardikar教授、Ma教授均有精彩发言,从FIELD研究出发介绍了临床试验设计、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等经验,我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贾伟教授、内分泌代谢科殷峻主任医师、李连喜主任医师及胡承研究员也从实际工作情况出发,结合我国国情介绍了临床试验的开展情况和代谢组学研究、精准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的青年医生与研究者专题环节,我院青年医生李华婷医师和新南威尔士大学Ong博士分享了临床研究中的心得。在会议闭幕式上,贾伟平教授与Keech教授分别致辞,并交换礼物。双方希望借助NSFC-NHMRC项目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深化资源共享、技术交流,推动人员培养,构建生物标志物的国际多中心平台,促进从科研到临床应用的转化。

 

上一篇:

全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满意度万人问卷调查我院并列同级同类医院第二名

下一篇:

【09-28】市六医院医疗集团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报告会在我院召开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