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急煞人 绿色通道救性命
日期:2006/7/27 0:00:00 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一名病人发生急性心梗被120救护车从奉贤送至我院,刚进急诊,心电图显示病人发生了恶性、致命的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随即意识也丧失了,在急诊抢救室经过8次电击除颤,才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但是,如果不解决病人心肌的供血减少和中断这一根本问题,同样的事情还会再次发生,而且还会发生新的并发症,造成的影响将是持久的——心脏泵血功能的永久减退甚至心力衰竭导致死亡。于是,在电击除颤成功地挽救回生命后,患者在第一时间通过急性心梗绿色通道进入了DSA机房,进行急诊介入手术。手术很成功,一个多小时后,病人就被送入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全面的监护、治疗和护理。一个多星期后,患者就非常高兴地走出病房,办理出院手续回家了。这是我院心内科建立了急性心梗绿色通道,24小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施行急诊介入治疗后又一成功病例,绿色通道建立至今,已有100余名患者受益。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危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向心肌提供氧料的冠状动脉因粥样斑块破裂导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导致心肌不可逆的坏死,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轻者科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危及生命以往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可高到30%。
据我院心内科主任魏盟教授介绍,在早期对急性心梗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可争取挽救更多的心肌细胞,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心脏监护病房的建立、心梗早期药物溶栓治疗的开展,已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下降至10%左右。但是研究发现,药物溶栓治疗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最高仅有70%左右,而且有较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限制了药物溶栓治疗的使用范围。近年来国外研究证明,在有条件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医疗中心,对急性心肌梗死采取急诊介入治疗疗效和预后明显优于药物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是采取机械的方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并植入冠脉内支架保持血管的通畅。这是目前治疗急性心梗最佳方案,尤其对于大面积心梗、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有药物溶栓治疗禁忌症的患者疗效更显著。
(陆志刚 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