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战高温服务优质为患者
日期:2007/8/9 0:00:00 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7月伊始,一年一度的“战高温”工作拉开了序幕。每年的这个时候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病人大量集中,给医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急剧上升的工作量让原本紧张的人手再次捉襟见肘。我院临床各科、后勤机关等都纷纷行动起来,在“战高温”活动中推出一系列举措,以优质的服务切实提高患者满意度。
门急诊加班加点为病人
连续几天35℃以上的高温让申城大多数医院进入“高温”状态,室内外“冰火两重天”,加上雷阵雨的“洗礼”,感冒、发烧、咽喉疼痛、扁桃体炎、头晕、咳嗽、食欲不振等病人逐渐增多。由于受凉或饮食不当导致肠胃不适的病人数量也在上升。此外黄梅疾病还在延续,腹泻、心脏病病人络绎不绝,高温病也已经提前“发威”,中暑、热伤风明显高发。
我院最近几天门急诊量、输液量都大幅度增加,医务人员超负荷运转。为了保证战高温期间医疗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保证医疗活动的质量和安全,医务处在持续高温、病人骤增、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制定应急
急预案,推出多项措施,确保一线医疗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7个内科科室(心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从7月19日起的两个月里每天增派1名高年资医师加强急诊班,支援急诊;收费中心、药房增开服务窗口,减少病人等候时间;7月1日起我院启动了24小时肠道门诊,减轻急诊压力,做到不漏检、漏查,发现传染病病例及时报告,及时处理。7月16日,何梦乔院长带领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急诊进行了现场办公,对近期急诊诊室内部调整后的医疗、管理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要求门急诊部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完成好各项任务。
后勤措施有力保平安
每到夏季,后勤部门除了要做好日常保障和服务工作以外,还要重点加强防暑降温、防台抗汛、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以及各外包服务公司的干部职工高度重视高温季节的后勤保障工作,着重做好基础保障工作,切实关心医院职工与病员的需求,确保安全、舒适。
安保部门除了做好院内道路的疏通与管理,确保道路通畅,还着重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保障部门除了做好挂号、电梯、电话等窗口服务工作以外,还做好供电、供水、供汽、供冷等基础保障工作。餐饮部门在高温环境下做好餐饮供应的同时,特别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确保夏季食品安全。物资部门抓好进货、保管、配送各环节,把各类物资保质、保量、按时送到各科室。卫勤部门除了做好内、外环境保洁,病员、标本接送等工作,还加强灭蚊蝇、清屋顶等夏季重点工作。此外,物业维修、绿化维护,被服洗涤等公司也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病员和职工提供服务。后勤职工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挥汗如雨。
夏季安全隐患较多,随时有可能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消防控制、应急维修、食品检验、污水处理、屋顶维护、下水道维护等岗位的工作人员一直处于高度警备状态,为医院夏季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防台抗汛工作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
近来,来院就诊病员明显增多,车辆管理、门急诊挂号、洗衣房、病员接送等岗位的工作量比平时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这些岗位的职工丝毫没有怨言,仍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影响临床正常工作。
青年志愿者热情饱满赴一线
团员作为医务青年中的积极分子,是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中坚力量。院团委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团员的工作特点和高温中的实际困难,积极投入到急诊“战高温”工作去。
每天尤其是周六和周日急诊内科中班病人流量很大,院团委与门办协商,自7月16日起,每天17:30至21:30安排临床支部的团员到急诊内科支援,周六周日特别安排团干参加支援活动,协助当班的内科医师电脑抄方、开化验单、协助维持诊室就诊秩序,加快诊治流程。
院团委从团支部反映情况中了解到,收费科高温期间中班工作量很大,当班工作人员甚至连晚饭都不能按时吃上;而门诊中、西药房在中午连班和晚上连班时由于窗口数量有所减少容易造成病人排队现象。于是主动与相关科室主任协商,安排团员青年支援工作。自7月23日起,后勤机关团支部书记及支部青年党、团员共6人,轮流每天17:30-22:00在急诊收费上加强中班,加快病人付费速度。自7月30日起,医技三团支部书记及团员利用中午休息和晚上下班的时间增开门诊药房窗口,加快了工作效率同时有效的减少了病人排队等候时间。
卫生检查防暑降温为职工
院工会于7月11日组织医院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监督小组对职工食堂、沧浪厅进行了食堂卫生专项检查,以确保病人以及本院职工的饮食安全。同时,制定了市六医院防暑降温的工作计划,以促使战高温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此外,对职工进行了防暑降温知识教育;为高温作业的职工开放工间休息室,提供合理的休息场所;对高温作业的职工进行慰问,慰问人次达200人。
(张屹 呈源 勤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