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人性 更优质 更温馨 我院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显成效
日期:2011/1/11 0:00:00 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1月末的一个深夜,耳鼻咽喉科病房。张女士,一位普通的住院患者,半夜一点醒来后,因一阵极度的晕眩请求帮助,夜班护士沈欢欢询问后立即为她请来了值班医生治疗。症状缓解后沈欢欢还边陪着输液边为其做心理护理,让张女士觉得安心。不一会,其他患者打铃了,欢欢走之前安慰她:“别担心,我去去就来。”果然,没过多久,她又赶了过来。如此往返多次,她始终信守着“去去就来”的诺言。
凌晨3点,又一阵剧烈的眩晕后,张女士出现了呕吐、大小便失禁,满身满床的秽物,欢欢见状立即倒来了热水,拿来了干净的床单、病衣裤。张女士觉得不好意思,一再地表示自己清理。欢欢却仍尽心尽力地为病人擦身、换衣换被,没有丝毫扭捏作态,没有嫌弃抱怨,更没有缩手缩脚的不敢施为,始终把病人的感受放在了第一位,耐心细致地完成了整个过程。张女士在感到舒适的同时,不禁由衷地感动。而事实上,这是自医院护理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再普通不过的一幕。
2010年年初,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卫生部决定,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
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活动,通过引导、示范、推广,夯实基础护理,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为此,我院护理部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认真研究护理实际,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认真加以贯彻执行。3月,护理部就深入开展示范工程作出了广泛的动员,在进一步加大护理人力配置的同时向全院各护理病区下发了《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并向住院患者公示了《分级护理要点》、《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6月,经过研究讨论,医院护理部确定了六个病区为示范工程试点病区,深入开展试点工作。工作重点一是着重加强责任制护理,即按照病区实际情况,每位护士在一定时期内负责固定床位的患者护理、配合医生治疗以及开展健康宣教等相关工作,3个月左右轮换一次。此举进一步规范了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树立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的服务理念。二是着重加强对危重患者、一级护理病人以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保障患者安全,体现人文关怀。
同时,为了让护士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护理工作,医院护理部在严格遵照卫生部《表格式护理文件书写的通知》的基础上,遵循责任、安全、简化的原则,在确保护理安全的前提下改进了表格式护理记录单,重新制订了护理书写样板,此举得到了各试点病区的一致认可。实施以来,病区护士每天用于护理文件书写的时间明显减少,护士有了更多的时间深入病房,加强巡视和病情观察,及时解决患者的需求,加强了护理安全。
据护理部马俊副主任介绍,在实际工作中,各病区通过探索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如调整弹性排班,增加了晨间护理加强班,将上班时间从7点半提前到6点,以便为病人做好早餐前的口腔护理及洗漱工作,帮助病人以更舒适更整洁的姿态为早查房做好准备等等。这些举措都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一致认可,护士们也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职业价值。
通过优化各项流程,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有了明显的增加,护患沟通得到进一步加强,直接的反映即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示范病区住院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从96.96%提高到98.73%,试点病房在半年的时间,收到患者表扬信近三十封。试点区细致而温馨的服务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交口称赞。“开展试点的目的就是要切实根据患者的需求,不断丰富和拓展护理服务,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并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全面铺开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部主任许燕玲如是说。
(沈艳 章左艳)